Loading...
普洱茶的地理故事閱讀
發佈日期::2020/12/1、瀏覽次數:74

大家好,我是茶叔,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普洱茶的文章,讓我們一起去了解普洱茶的地理故事吧。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茗優品,免費學習茶藝師課程哦,也可以和我們分享你的茶故事喲!

“普茶”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公元1620年(明末)謝肇製的《滇略》一書中。明末時撰,出版於清初1664年的《物理小識》一書中第一次出現了“普洱茶”的稱謂。

毫無疑問,那時的“普茶”“普洱茶”指的是地理意義上的茶,也就是普洱這個地方出產的茶。這時的普洱茶,只是強調原料的產地,並沒有特殊的生產工藝的內涵。

故事一茶馬古道

普洱茶概念內涵的變化首先發生在清代。清代,普洱茶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一是銷量大大增加,產業規模急劇擴大;二是普洱茶因為滿清皇室的推崇,成為“夏喝龍井,冬喝普洱”的宮廷飲品,成為中華名茶。

這一時期的普洱茶產品主要分為藏銷茶(也叫邊銷茶)、貢茶和一般的比較靠近貢茶標準的高級普洱茶,但在茶的形態上,為了便於長途運輸,一般都製成餅茶或者磚茶。

這三種茶在原料和產品形式、包裝的規範上雖然有所區別(在此無暇細述),但都顯然不是作為普洱茶原料的“曬青毛茶”。或者說,這一時期的普洱茶,已經是指由普洱這個地方生產的曬青毛茶製作成為“成品”之後的茶。

至此,普洱茶的內涵已經悄悄發生了流變,包含進了某些生產工藝的因素。因此,在清代和民國初年,人們已經把“曬青毛茶”和製成成品的普洱茶分別視為兩種茶。

而在雲南製成成品的普洱茶要經過漫長的茶馬古道才能運輸到消費者的手裡。茶馬古道運行範圍在中國主要包括滇、藏、川三大區域,外圍可延伸至廣西、貴州等省,而國外則直接到達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和東南亞的緬甸、越南、老撾、泰國,進一步還涉及南亞、西南亞、東南亞的另外一些國家。

茶馬古道光在雲南境內就有約兩千多公里,幾乎貫穿整個雲南省,完全靠馬幫一步一步行走,因不少路段十分艱險,單程一趟也需要三四個月,古道之難行可想而知。而出了雲南境內,普洱茶在路途上的顛簸還遠未結束,要到達消費者的手裡,大多還得需要大半年的時間。

就在茶馬古道上的漫長顛簸中,就如人們常說的那樣,通過人背馬馱,風吹、日曬、雨淋的時光洗禮,普洱茶的品質在運輸途中發生了奇妙的變化,在抵達消費地域後,普洱茶大多經過了自然發酵過程,變成了沖泡後湯色紅濃,有陳香味的普洱茶。

而有趣的是,在普洱茶的故鄉雲南,人們卻很難喝到普洱熟茶。原因很簡單——雲南並不生產普洱熟茶。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在普洱茶的古典時代,具體說,就是從清代到民國初年,人們認知普洱茶的概念就出現了差異:在普洱茶的故鄉,雲南人眼中的普洱茶主要是“生普”,而在普洱茶的主要消費地域,也就是從雲南出發的茶馬古道的盡頭,人們認為的普洱茶則是“熟普”。

不能說這兩種認知誰對誰錯。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任何一種商品的認知,主要是以消費者為主的。普洱茶在古典時代的命名也是這樣,主要還得由茶馬古道的盡頭的主體消費者們說了算。

故事二香港和廣東

從清代到民國初年,這個時代的普洱熟茶主要是在茶馬古道的漫長運輸途中經自然後發酵而自然形成的,人為製作工藝的成分很少。

從20世紀三四十年代到20世紀70年代,情況發生了變化。由於時代的變遷,廣東、香港一帶逐漸成了普洱茶最大的消費和貿易集散地。尤其是香港,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普洱熟茶不但已經成為港人的日常飲料,香港茶商還大量出口普洱熟茶到東南亞、歐洲及美洲各地,所以香港也可以說是普洱熟茶的現代發源地和推廣基地。而隨著交通狀況和運輸方式的進步和逐步改善,原來輝煌一時的茶馬古道已經慢慢衰落,逐漸被邊緣化。

由於公路、鐵路和海運的現代化,從雲南原產地通過廣西運到廣東、香港,或者經緬甸、越南運往香港、廣東的普洱茶所需時間大大縮短,在抵達之後已經遠遠不能完成自然發酵的過程。而在廣東、香港(以及東南亞、歐美)一帶的消費者中,早已形成了飲用普洱熟茶的習慣。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要,茶商只好將由雲南運抵的普洱茶(“生普”)裝倉(所謂的“幹倉”)後進行後發酵藏放,等待普洱茶完成自然發酵過程,變成熟茶,再進行出售。

而即使這樣,裝倉後的普洱茶完成發酵的周期也是很長的,這根本滿足不了現代商業運轉週期的需要。於是,一些茶商想方設法,用人為的方式加快了普洱茶發酵的過程,這就是發明了所謂的“濕倉陳化法”。具體方法即是自行摸索設計了一套人工潮變工序,將雲南新綠緊壓茶放入人為控製的潮濕倉庫處理,以人工環境加速雲南新綠茶緊壓茶的陳化後發酵過程,將新茶( “生普”)快速陳變成普洱熟茶。


在普洱熟茶的歷史上,廣東、香港一帶所用的“濕倉陳化法”用人工的方式較快地加速了普洱茶後發酵的過程,改變了普洱熟茶長期沿襲的純粹自然發酵方式,豐富了普洱茶的製作工藝。

但這樣的方法,雖說快速,據說也需時大約四年,依然滿足不了市場的需要。於是,又有茶商繼續嘗試改進普洱熟茶生產的技術,用雲南茶青加水渥堆,翻堆數次,再裝倉存放。這樣的方法已經非常接近今天所謂的人工渥堆技術。用這樣的技術生產的普洱茶,據說已經能夠把生產週期縮短到60天左右。

後來,這種生產技法傳到廣東,廣東也開始用這種技法生產普洱熟茶。但用這種技法生產普洱熟茶一次渥堆的茶青不能太多,依舊滿足不了現代大工業大規模生產的需要。

故事三崑明

普洱茶產業本身的發展,客觀上需要普洱熟茶的生產能夠進入短週期大規模生產的階段。而傳統的普洱茶製作方法已經日益成為製約產業發展的瓶頸。歷史非常奇妙,普洱熟茶的現代性製作工藝,竟然以這樣的方式得以突破。

那是1973年夏的一天,雲南的崑明茶廠接到了一份來自香港的訂單。香港茶商想要的是“紅紅的”普洱茶,而由於多年的封閉,崑明茶廠的人竟然不知道他們要的茶是什麼茶。

香港人就拿出了他們想要的樣品,那是廣東生產的普洱熟茶。崑明茶廠當然不知道怎么生產這種茶。於是,當時崑明茶廠的廠長吳啟英一行就到廣州去學習,結果,廣州的茶廠保密,吳廠長一行一無所獲。


廣州之行讓吳啟英等人非常鬱悶,卻也激起了他們想要改進普洱茶發酵工藝的強烈願望。沒有任何現成的資料,辦法只有一個——不斷地嘗試。經過不斷失敗和努力,他們終於找到了可行的方法,最後拿出了合格的產品。普洱熟茶的現代人工渥堆技術就用這樣的方式誕生了。

1975年,利用這項技術的普洱熟茶開始正式生產,發酵時間由自然發酵的幾年、十幾年縮短到約四十五天就可以完成。而這項技術的創始人吳啟英女士,在之後的幾十年時間裡,又不斷地對這一技術加以改進,成就了今天現代優良品質的普洱熟茶生產方式。運用這一技術進行生產,終於能夠滿足普洱熟茶現代化大生產的需要,普洱茶現代化大生產的技術瓶頸得以突破。而吳啟英女士也因為發明了現代普洱茶的人工渥堆技術而被譽稱為“現代普洱茶之母”。

當然,這一說法依舊存在爭議。有的說法就認為,吳啟英他們發明的所謂人工渥堆技術其實還是從香港和廣東傳過來的。許多事實說明,在這一技術誕生之前,在廣東和香港,除了“幹倉陳化法”和“濕倉陳化法”之外,已經在使用類似於人工渥堆技術的方法生產普洱熟茶。甚至在李拂一先生的記錄中,雲南勐海一帶的民間,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已經用給茶青加水發酵的方式生產普洱熟茶。

但即便如此,吳啟英對普洱熟茶生產的貢獻依舊不容忽視——是她和她的同仁們第一次發明了一種可控的,基本排除了偶然性的,能夠大規模,短週期進行生產的普洱熟茶生產技術。正是這一技術的誕生,標誌著普洱熟茶的歷史進入了現代大工業生產的時代。

故事的主角市場

從普洱熟茶的歷史不難看出,真正操縱普洱茶生產技術的,是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在普洱茶的古典時代,正是因為市場的需要,茶商們有利可圖,才不遠千里萬里,通過萬分艱難的茶馬古道運輸普洱茶。而正是在這種長途運輸中,才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貌似偶然地誕生了普洱熟茶。

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一直到70年代,正是香港、廣東、東南亞的消費者們習慣飲用普洱熟茶,熟普的價格遠比生普高,茶商們才挖空心思嘗試和改進普洱茶生產工藝,發明了一些行之有傚的熟普生產技術。而吳啟英和她的同仁們在崑明發明了現代人工渥堆技術,最直接的動因,就是來自香港市場的推動。

而到了現在的“後品飲時代”,茶早已經不是人們唯一的日常飲料。在咖啡、可樂的包圍裡,一部分所謂的“新新人類”甚至“後新新人類”們,他們需要能夠和喝咖啡、可樂一樣方便的普洱茶飲品,於是便有了一系列能夠一擰即喝,一沖即飲的瓶裝、袋裝的普洱茶飲品。這些新的普洱茶飲品,自然催生了一些新的普洱茶生產技術,背後的直接動因,還是因為市場。

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長袖善舞,永遠不會停歇,所以,普洱茶的生產技術也不可能一成不變,它最多只能保持相對時間內的穩定。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當代資本和高科技要素不斷注入普洱茶產業的今天,也許一夜之間,普洱茶會以我們做夢都想不到的生產技術和形態方式出現在我們面前!

不過,普洱茶無論以什麼方式出現,都逃脫不了這樣的定律——它必須尊重市場的需要。說到底,就是必須尊重消費者的需要,以消費者為本,以人為本。這是普洱熟茶的地理故事給我們的啟示。這個啟示雖然簡單,但要時刻清醒保持這樣的認識,卻往往並不那麼容易。




ShareBody資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