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普洱茶”名稱的由來和源考?
發佈日期::2020/3/19、瀏覽次數:209

聞名中外的普洱茶,數百年以來以“普洱”二字出門,然而在唐宋時期,名為:步日瞼、步日部,到清代時才叫“普洱府”。茶名在清代前已稱“普茶”,而“普”是“撲”、“蒲”、“濮”的名族稱謂同音,而濮人是最早種茶的民族,“普茶”即“濮茶”。

一、早在宋代元代,稱“普耳”

唐代時候,南詔於今思()普(洱)地區設銀生節度使於銀生城。宋代元代,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稱“普耳”。

二、地名跟居住的古代茶民有很大關係

佤族布饒人稱布朗族為“步爾,方言有的叫“步日”,布朗族稱佤族為“布嘎”,意為一同前行的伙伴。因此可以推斷出,昔日地名“步日”、 “步耳”、“普耳”、“普洱”,都是因茶民族“濮人”(步日、普洱人)居住於此而得名。居住在瀾滄江沿岸一帶的古代濮人,是思茅地區最古老的民族佤族、布朗族的先民。

三、“普茶”即“濮茶”

最早記載思(茅)普(洱)區有茶的是唐代樊綽《蠻書》:茶出銀生城界諸山,都指產茶的哀牢山、無量山銀生節度所轄的縣,包括今天的普洱、西雙版納。直到清道光年間,《普洱府志》、光緒《普洱府志》中闡述物產時,只曰“茶”字,沒有“普洱”二字,因這是當地的府志,茶又在普洱本地所出,自不用說地名,直接記錄一個茶字,故筆者認為,普(濮)茶、普洱(濮兒)茶是外地購茶者根據產地族群地名叫出來而傳揚聞名的。

四、布朗族先民是古代濮人,故布朗族是最早種植茶的民族

雲南瀾滄邦崴過渡性千年古茶樹,最早是由布朗族先民古代濮人馴化、培育、栽種成功存活至今的。瀾滄景邁栽培型千年萬畝古茶林,是傣曆57年(公元695年)由布朗族先民栽種下的。

綜上所述,說茶網認為:普洱一詞實際上是一個佤語布朗族名稱,是一個種植交易集散“濮茶”的地名,是一個普洱茶文化區的特殊地域和出產茶葉的茶名。(來源:說茶網整理)



ShareBody資訊站